聯合公園,Blackpink,和真正的「創作」

高中時期接觸的音樂影響力還挺久遠的。最近還滿喜歡聽流行樂跟 EDM,不過手機的音樂清單主要還是以搖滾樂跟古典樂為主。當然,「分類」只是個工具,不能被它侷限住。

聯合公園 (Linkin Park) 是我滿愛舉的例子。高中時我們都超風 Hybrid Theory;整張專輯都是充滿焦慮和憤怒的情緒化搖滾 (emo rock)。接著幾張專輯有些相似,不過歌詞開始有些內容上的改變,探索不同的主題。少些憤怒,多些自省,探索如何在一個艱難的世界生存。然而最新的專輯 One More Light (2017) 和 Hybrid Theory (2002) 聽起來像是完全不同樂團做出來的。Heavy這首新歌感覺尤其特別、和女性歌手搭配創作,個人覺得效果挺好的。聯合公園比較新的創作未必受歡迎;最新的三張專輯當中我大概喜歡3成的曲子,而前面四張專輯大概有7成都能聽了再聽。但無論個人喜好或感覺如何,想要創作創新的這件事情我是挺欣賞的。

從 Hybrid Theory 到 One More Light 中間跨了 15 年的時間。別說「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」了,就一個樂團來講 15 年真的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了,而如果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風格,當初的鐵粉可能會感到很滿足,但同時也會有別人批評這個樂團只會同一招。換句話說,怎麼做都會有人酸,所以樂團是否要歸零突破,根本不用讓輿論去決定。確實,新專輯評價沒有以前的高(至少就銷售數字而言),不過聽眾也逐漸開始重新審視 (尤其在主唱 Chester Bennington 不幸自殺後),欣賞的人也越來越多。

所以在我眼中,聯合公園不只是「表演者」和「音樂家」,而也是「藝術家」。當然,「藝術家」創作出來的東西未必都是「好」的。有滿多藝術探索的成果實在是令人有看沒懂,但這有可能是因為我不一定能同理藝術家想講的事情,或者是看懂了但角度不同。「藝術」在我眼中講究的未必是結果,而是過程跟起心動念。

稍微跑題一下(稍後一定轉得回來!),我在 Youtube 上愛看的節目之一是 FineBros 的 "React" (反應) 系列。其實來賓的反應超容易預測,說實在的也沒什麼內容,但還是滿好笑的,而且更重要的是我時常透過節目去認識原本沒聽過的樂團。幾個禮拜前的主題是韓國女子團體 Blackpink,而我還真的是第一次觀看她們的 MV,實在是太厲害了!我也知道這種流行樂基本上已經做爛了,用公式都創造得出來,但超高水準的呈現以及花費的心力還是不得不令人敬佩。就技術而言,Blackpink 實在是太棒了。視覺上非常華麗漂亮,吸引眾人目光,但終究不是藝術。

講這個不是在批評 Blackpink。能用最高標準執行一件事情本身是有價值的,所有參與的人員都需要不眠不休的奉獻精神,努力工作,無時無刻的注重細節。但出來的作品就是感覺沒有聯合公園「誠真」。這其實也說來合情合理:Blackpink (應該說任何超人氣韓國團體) 都非常有才華,但她們所處的架構必定要保證一定的投資報酬率 (ROI)。出一張專輯就要花上幾千萬的時候,不會給你什麼冒風險的機會,必須要是大眾一定喜歡的東西,先賺大錢再說,不然以後別想玩高預算作品了。這個情況其實處處可見:還沒看就猜得出劇情的好萊塢暑期動作片,超擬真畫質的電玩(開發費用高於某些國家的GDP)... 技術上真的無話可說,但終究不是藝術。

當然,藝術並不是一切。其實如果大家都只會搞藝術的話,娛樂業應該挺沒看頭的。比如說青少年的情緒探索是很棒的創作動機和元素(至少對他自己而言),但其實絕大多數是沒有什麼開拓性的。藝術家重要是因為他們是文化上的先鋒,將新的想法或理論具現化出來,而當中最成功的、最完整的一定會有「專業的」拿去整理優化一下,重新包裝成大眾喜愛的東西。沒有藝術的社會是停滯的。總要有人負責「創作」,使生活更加豐富有趣。

寫了這麼多好像結論就是無論聯合公園或 Blackpink 我都愛,儘管截然不同。

-----

想看這篇的英文版嗎?點我

Comments